9月14日,农业农村部对拟认定为2021年度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的黑龙江七星农场等106家单位进行了公示。其中,生产型示范单位54个,经营型示范单位15个,管理型示范单位15个,服务型示范单位22个。华琳源农牧等三家宁夏企业在列。
华琳源成为全国蛋鸡行业为数不多的入选企业之一
根据本次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入选名单,华琳源与宁夏滩羊等三家宁夏基地入选,另外华琳源还与全国蛋鸡行业中的峪口禽业、铁骑力士等蛋鸡企业同时入选,成为全国蛋鸡行业为数不多的入选企业之一。这也标志着华琳源农牧在企业信息化建设、数字农业发展、现代化管理等方面迈入全国同行前列。
华琳源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建成历程
示范基地围绕蛋鸡全产业链条,利用移动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ERP技术,实现从育雏育成鸡饲养到蛋鸡饲养、鸡蛋销售等全过程管控;形成从源头到投入、生产、产出各环节的信息化大数据追溯体系,并打造完成沙坡头区蛋鸡产业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,共建沙坡头区蛋鸡信息化应用推广基地,服务蛋鸡产业相关政府部门、服务蛋鸡产业龙头企业、服务蛋鸡产业新型经营主体、服务蛋鸡养殖主体和广大农户,实现龙头企业蛋鸡饲养精准化、经营智慧化、服务在线化,示范带动沙坡头区蛋鸡产业生产智能化、管理数据化、品牌数字化,引领沙坡头区蛋鸡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。
信息化示范基地建成内容
蛋鸡养殖信息化建设与示范项目的建设,实现了企业蛋鸡饲养精准化、经营智慧化、服务在线化,带动蛋鸡产业生产智能化、管理数据化, 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。
经济效益:项目投产运营后使得企业在推动技术创新、促进产销对接、实现资源共享、促进创新创业、实现生产可控、保障销售稳定、实现成本可控、控制养殖风险等方面直接获利。
社会效益:项目的投入发挥了企业龙头带动作用,带动产业扶贫和就业增收,信息化带动了蛋鸡产业效率提升,增加农民养殖收入。信息化建设驱动供给侧改革,推动了鸡蛋有计划生产。通过建立全过程数据追溯体系,加速了改善民生产业。信息化蛋鸡模式复制,还示范带动了家禽产业协同发展。
生态效益:项目实现了鸡蛋生产与市场需求匹配,促进资源利用最大化;同时,将极大的减少畜禽粪便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,改善项目空气环境、土壤环境和水环境质量,实现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。除此之外还在促进数字养殖运行系统化、保障蛋鸡产品质量安全化、推动废弃资源利用持续化、实现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化等方面生态效益显著。该项目的建设提倡蛋鸡养殖业发展遵循动物健康发展的自身规律,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时候,不是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,而是通过智慧化、智能化和数字化的管理控制系统,实现对蛋鸡养殖各环节的调控,加强对蛋鸡产业链建设和品牌营销的投入,实现自然生态更美,让人类生活更多彩。总之,信息化项目的投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。